google-site-verification=grvU92s0xmXLhJdCQycBSgwvhxGUtN8OElFQEnPRD8M
top of page

打好根基促發展-幼兒教育的絕對關鍵原來就是這麼簡單!

兒童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方朱憲指出,幼兒教育是所有教育的起點,是幼兒的基本生活能力紮根的重要階段。

對於幼兒來說,學習不能依賴單向的說明或者指示即可完成,必須靠不斷的重複練習和遊戲,才會加深其印象,內化成自己的能力。孩子並不是機器人,你何時見過當媽媽輸入指令,就會乖乖什麼都學會的孩子?

幼兒教育專家認為,幼兒教育的關鍵在於透過藝術遊戲化,生活遊戲化來進行,發展出學習動機,在孩子的幼年期間就給予藝術教育的熏陶和養成,在生活中反复練習和應用,,往往對個人未來的人格、心理、情緒和價值觀都有相當大的影響,同事也會間接影響學習的態度、視野和成果,不僅讓孩子積累美感經驗更能提升生活智慧,落實全人教育。

以下是兩個日常運用遊戲或者讓孩子學會生活技能,激發想像力的好例子:

1、小明從小很害羞,明明已經到了會說話的年紀,但每次出門都不敢向別人打招呼,彷彿啞巴一般。媽媽想了一個好方法,在遊戲時間裡利用布偶和小明模擬每次出門和別人大招呼的情景,讓小明在遊戲中練習打招呼,當小明在遊戲中已經能夠運用自如的時候,媽媽發現出門的時候,小明慢慢變得不那麼怕羞了,會嘗試和街坊鄰居打招呼。

2、有一堂畫畫課是教孩子在畫蝸牛,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,只是一個不留意,有個孩子把整個畫面塗成了黑色。老師趕緊問孩子:「你的蝸牛怎麼了?」孩子很天真地回答:「牠躲在黑色石頭的後面。」老師心想,總不能讓家長看到一張全黑的宣紙,便跟孩子說:「你要不要想一個方法,幫蝸牛雖然躲在石頭後面,還是可以被看到呢?」孩子想了想,就說:「可以畫在背面嗎?」於是孩子把宣紙翻過來,先用了黑色顏料,效果不好,他又選擇白色顏料,畫出躲在黑色石頭後面的白色蝸牛。

「美的學習,該是家長給孩子最寶貴的生命禮物,而非負擔,」詹秀葳說,著眼於此,她認為幼兒美學教育的重點,其實不是「上課」,而是一種「遊戲」,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線條、玩色彩、玩媒材,而這樣的遊戲中,沒有分數高低,沒有標準答案,玩得開心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很多家長為了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氣質,逼迫著他們去學畫、學鋼琴,在「不得不學」的壓力下去學習,反而讓孩子厭惡藝術、音樂,造成了反效果。

10月14日(本週六)的『友里相助』遊樂園正正是利用了『在遊戲中體驗藝術』的方法,夥拍東華三院『藝術有得撈』計劃的一眾學員,一齊設計了好玩又有意義的藝術遊戲,希望幼兒和父母都能夠明白藝術並不是陽春白雪般難以觸及的事物,而是可以利用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道具,就可以創造藝術作品,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藝術美感。

如此有意義的活動,快D去facebook『友里相助-玩具銀行』專頁登記參加,或者於當日下午2點,到利東邨東平樓東華三院對出空地參加活動啦!!

部分內容引用自:《美力,孩子看不見的競爭力》│謝其濬、詹秀葳 ;

媽咪寶貝4月號/第190期


其他文章

文章分類

標籤
尚無標記。
bottom of page